2025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:AI+科技实践活动成功举办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阅读次数:
逸夫楼机房里,一场高铁轨道智能运维虚拟仿真实验火热进行中。“AI+轨道运维”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,构建出层次分明的实验任务体系,让营员们在虚拟环境中体验高铁轨道的智能检测技术。营员们化身“轨道巡检工程师”,自主定制虚拟巡检场景,根据任务需求配置传感器型号与参数,在探索个性化视觉巡检任务的过程中,亲手操作仿真系统完成数据采集与分析。每一次场景调整、参数优化,都在锻炼自主实践能力与科学探索精神,让抽象的运维技术变得可感可学。
面对中国高铁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需求,营员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“交通强国”“一带一路”的国家战略意义。从技术操作到使命认知,科技梦、青春梦与中国梦在此刻交相辉映,科研精神与家国情怀在虚拟实战中悄然扎根生长。
这是2025年7月22日,由人工智能与未来交通技术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,为科学营的营员们精心准备了“AI+轨道运维”实践活动。来自北京、内蒙古、广西、陕西、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32名营员和带队教师参与了实践活动。
在实践活动中,教师团队精心准备了技术讲解、虚拟仿真实验、快问快答、实验室参观等丰富有趣的环节。利用自主研发并上线国家虚仿实验空间(ilab-x)的“面向高铁轨道巡检的视觉感知虚拟仿真实验”,设置了循序渐进的三个模块学习内容:“认知—传感器”模块,了解铁路发展历程、传承高铁精神,熟悉轨道基础设施构成,掌握巡检用视觉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巡检方法;“系统—轨道巡检视觉感知”模块,了解视觉感知系统的构建方法,执行不同环境下的轨道巡检任务;“智能—轨道病害识别”模块,了解基于机器视觉以及自主研发“天佑大模型”轨道病害识别工作原理,体验病害识别的程序设计和实现流程。
实践活动中,教师团队将复杂的技术转化为中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,将大型工程场景通过虚拟仿真和实物展示,让营员们听得懂,做得到。所有参加实践的同学认真倾听,时时互动,在快问快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。最后的实验室参观中,营员们与巡检车、机器人、驾驶车互动,意犹未尽。活动圆满结束。
这次科学营活动是由中国科协、教育部主办,水仙直播 承办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-水仙直播 分营。科学营更多精彩实践活动,请关注“BJTU青年科学之声”。